巴哈
.雙小提琴協奏曲 BWV1043
.小提琴協奏曲 BWV1042
.小提琴與雙簧管之協奏曲 BWV1060
.小提琴協奏曲 BWV1041
2005年應可說是諏訪內晶子演奏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年。記得1990年,她以最年輕參賽者之姿,贏得柴可夫斯基大獎優勝,歷經了15年的光陰,其間停止了所有的演出活動,進入茱利亞音樂鑽研音樂長達五年,於1995年再次展開演出活動,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年的時間。當他再次踏上舞台進行演出時,是與普列文(樂團為NHK交響樂團)合作,非常成功,感覺得出這10年的時間,她在音樂方面的研究以及技巧方面的進步,甚至已將視野從日本拓展到世界各地。錄音方面,諏訪內晶子也擁有不錯的成績,大家可以把這些錄音當成她演出生涯的最好紀錄。諏訪內晶子使用的那一把琴也是個發展關鍵,她接收了大師海飛茲愛用的「史特拉迪瓦里-Dolphin」名琴,這一把向日本音樂財團商借的珍貴寶物,讓她在這五年之間,持續突飛猛進。
諏訪內晶子踏出的這一步,非常驚人,她並沒有讓自己原地踏步,反而藉著與樂器之間的因緣際會,激勵自己「推向世界」、「更加努力」。雖然在她自己看來沒有什麼改變,但如果用最冷靜的方式來看待,諏訪內晶子已經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所謂的「職業演奏家」身份而已。現在的她,在登台之前,是「光用100%的準備是不夠的,不論如何,都要用120%的準備,在觀眾面前要表現200%」,這種在觀眾面前完美表達的強烈使命感,讓我們能夠聽到更不可思議的演奏,以及更了不起的技巧。最讓人無法置信的是,諏訪內晶子是以一種自我剖析的方式將自己呈現在聽眾面前,她以作品最優先、感動最優先的方式,將演出內容詮釋給聽眾,選曲絕對不是「挑軟柿子吃」般地模稜兩可,讓人搞不清楚這位演奏家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境。諏訪內晶子的目標,是希望聽眾能夠喜愛演奏家,並且喜愛她的演奏,而不光是光鮮亮麗的外表。這個個性,融入在所有的曲子中;即使是大而化之的曲子,都能夠衍生出感動的因子。正因為如此,同樣的名曲,交給諏訪內晶子來詮釋時,你會覺得耳目一新。
接著,讓我們來看看2005年夏天諏訪內晶子錄音的巴哈協奏曲。巴哈對許多演奏者來說,都是試金石,而且一定會留下錄音,諏訪內晶子在過去曾經演奏短篇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,從那次之後就一直期待她能夠完成全本的無伴奏錄音。本專輯的演出風格,在諏訪內晶子的表現下,讓已經過了幾世紀的老曲子,好像全新的作品一般鮮活,音色非常漂亮,技巧也無庸置疑,耳熟能詳的段落,還會不自主地用腳在地上打拍子,這正表示諏訪內晶子的演出融合了古典的精神,以及給聽眾愉快的聆聽感。一起參與演出的成員中,有一位來自維也納愛樂演奏者,目前擔任本樂團的首席蘇德易特,以及來自法國的雙簧管樂手都有很不錯的演出。在合奏完成度上,他們深知諏訪內晶子的潛力,也能夠全力配合。歐洲室內管弦樂團近年意氣風發,諏訪內晶子親自指揮之下,表現出的協調性以及積極性的和聲,讓我們在聆聽巴哈的音樂時,有如沐春風之感。
當然,一張巴哈的錄音無法道盡諏訪內晶子在音樂方面的優異成就,也無法完整呈現和諧世界的美好,這是需要多花一點時間體會才能夠融會貫通的。